這次疫情,給經濟按下了“暫?!辨I。企業收入驟減,大多處于水深火熱之中。疫情,是危機,但危機背后,也是轉機。
企叮咚商城不止禮品采購,更是集營銷策劃專家為一體的B2B商城,一起來看看這次疫情的背后,有哪些轉機?有哪些商業機遇?有哪些行業會吃香?
從兩個方面來分析。
首先,這次疫情改變了人們哪些心理?基于這些心理,會出現哪些商業機會?
然后,這次疫情改變了人們哪些行為?基于這些行為,又會出現哪些商業機會?
疫情過后,人們在心理上,主要會有兩個變化:及時行樂和憂患意識。
在行為上,也會有兩個變化:剛需壓后,和不逆轉變。
經歷過一次災難之后,人們會有一種心態:人生苦短,及時行樂。我要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。
所以,一些符合“及時行樂”心理的行業,會爆發性增長。
比如,娛樂業、旅游業、社交,以及一些零售行業。
本來不在計劃中的旅行,要提上日程了,走吧,人生苦短,及時行樂!
猶豫很久要不要買的物品,果斷購入了。
買吧,人生苦短,及時行樂!
因為順應了人們“及時行樂”的心理,娛樂業、旅游業、社交,以及一些零售行業,比如餐飲、服裝等等,也許會出現一些新的機會。
另一個,是心理上的改變:憂患意識。
這次疫情,讓很多人開始有了憂患意識??谡忠约跋居闷返亩倘弊尯芏嗳艘庾R到平時家里常備這些物品未雨綢繆的重要性。
經歷過災難,人們會開始有憂患意識,開始“杞人憂天”,也因此,會帶來一些新的商業機會。
首先,就是保險。經此一“疫”,很多人會開始有意識地增強健康疾病的抗風險能力,開始配置各種各樣的保險。
所以,保險行業會出現一些新機會。
除了保險行業,經過了疫情期間的健康教育,與健康相關的行業也會迎來一波新增長。因為這次疫情,人們開始意識到,增強免疫力,才能抵抗突如其來的病毒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健身,同時,大家在家呆了1個月,運動量大大減少,很多人都長胖了,減肥的需求也會大幅增加。
所以,疫情之后,健身房、瑜伽館,及減脂代餐產品等行業會出現新的增長。
對健康的追求,也會體現在其他方面,比如飲食。飲食健康并不等同于只吃沙拉,它首先可以翻譯成“新鮮和短保”,然后翻譯成“對健康有益的食材”。
短保仰賴食品工業化的能力,也對物流、生產和供應的整個鏈條的數字化程度和反饋速度有很高的要求。這會加速食品相關行業的數字化進程。
對健康食材的關注,已經是顯性的小趨勢了。疫情可能會上拉這個趨勢的增長曲線。
另一方面,企業也開始有了憂患意識。
在巨大的現金流壓力下,很多企業堅持不裁員,但是,也有很多企業會選擇裁員。這聽上去非常讓人揪心。
但是不管裁不裁員,經過這次疫情,一些公司都會開始意識到,人力成本對自己來說,是很大的成本。于是,他們會開始想辦法優化核心業務人力資源成本,以應對下一次意外發生。
那怎么優化呢?
有一種方法,叫做人力資源外包,或者說靈活用工。前一段時間,京東就做了類似的事情,京東宣布,所有快遞小哥,與公司之間,變成合伙關系。你不再是我的員工,而是獨立的公司,我把快遞業務外包給你,按單結算。
這就相當于,京東把快遞小哥這部分固定的人力成本,變成了靈活可變動的成本。這就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。疫情之后,因為企業開始有了憂患意識,所以在財稅、餐飲、物流等專業領域,人力資源外包或者說靈活用工會變得流行。
此外,如果很多企業都學習這種做法,人力資源外包公司會有很大的發展。
一旦企業把人力資源外包了,這意味著什么呢?
這意味著,人才會變得更加搶手。
當與公司的勞動關系變成合作關系,人才就會變得強勢起來。因為換工作的成本不再那么高,離開一個崗位,馬上就有7、8個公司等著你。這個時候,幫助優秀的人找到雇主,也會成為人力資源公司很大的機會。當然,不僅僅是這些,只要能夠幫助個人和企業解除憂患,那就有可能是了不起的商業機會。
第三個,是行為上的改變:剛需壓后。什么叫做剛需壓后?在疫情期間,有些消費錯過了,就算了,比如年夜飯,大年三十沒吃成,那二月初十會補上嗎?不會。但是,有些需求是沒有辦法算了的,這種需求就是剛需。剛需一旦壓后,就會在疫情結束之后,出現報復性增長。比如,社交。
我們太久沒見面,大家在家里都憋壞了。疫情結束之后,想要馬上見面。2月14號的情人節沒過成,等疫情結束,3月14號的白色情人節,520等各種節,是不是要補上了?
當然,疫情結束之后會稍微有一個心理平復期,當大家的信心逐漸恢復,社交的需求就會報復性增長。餐飲、娛樂、服裝等各種各樣跟社交有關的消費,會在短期內爆發式提升。除了社交,還有婚慶。
本來打算2、3月份結婚的人,因為疫情,婚禮取消了,但疫情結束,婚還是要結的。所以,2、3月份的婚慶需求,會集中壓后。然后在疫情結束后,集中爆發。
等到那個時候,大酒店早就定滿了,婚慶公司都忙不過來了,那剩下那些沒被滿足的婚慶需求怎么辦?這也許就是一個新機會。再比如,裝修、家具。
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裝修季?,F在因為疫情,裝修不了了,裝修需求被集體壓后。但房子買了,不可能不裝修吧?所以,在疫情結束之后,二三季度,尤其是第三季度,裝修也會開始報復性增長。
到時候,可能裝修工人不夠,設計公司、裝修公司忙不過來,家具公司供不及貨。這也會帶來一波新的機會。對于裝修行業來說,如果疫情結束得早,那5月1日那一天就是一個重大的時間節點。
如果疫情結束得晚,5月1日大家的心理還沒有平復,那可能就得拖到10月1號了。可以預見,今年五一或者十一,裝修行業會迎來爆發式增長,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。
因為剛需壓后,社交、婚慶、裝修、家具這些行業,都會在疫情結束之后報復性反彈,迎來一波爆發式增長。
第四個,是行為上的改變:不逆轉變。
什么叫做不逆轉變?有些需求背后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的轉變,是非常困難的。什么樣的需求呢?
低頻的、教育成本高的需求。比如,線上會議。過去,我們都在線下開會,這個時候你建議對方,我們在線上開視頻會議吧。對方一定會說,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見面更好的方式,我們還是見面聊吧。但是,現在因為疫情,大家不得不在線上開會了。在過去,線上會議,這種工具的教育成本太高了。你要說服用戶,你們試試在線開會吧,我們的工具真的特別好用,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
但是,現在因為疫情,大家被迫開始熟悉這些工具。一旦熟悉之后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這種轉變,是不可逆的。這就叫做,不逆轉變。
所以,一些遠程辦公的工具,比如阿里的釘釘、騰訊的企業微信、頭條的飛書等等,本來他們教育用戶可能需要好幾年。
但是因為疫情,他們被迫在短期內,快速完成了對用戶的教育,大規模提升了用戶嘗試的總量。這對他們來說,是一次巨大的增長。
同樣的,還有在線醫療,以前大家有點頭疼腦熱,都會去醫院。但是,現在因為疫情,大家有點小毛病,都不敢去醫院,害怕被感染。那怎么辦?
只能通過在線醫療問診了,所以,過去不注冊在線醫療賬號的,現在也開始注冊了。過去不相信在線醫療的,試用之后發現不錯,現在也開始相信了。當然,在線醫療依然不可能取代線下醫療,但是在這次疫情之后,肯定會有所增長。
還有一個,就是線上教育。在過去,線上教育的成本太高,大家覺得麻煩,且天然不信任。但是今天,大家開始不得不嘗試線上教育了,尤其是中小學生,現在都開始在線上上課了。
一旦走通之后,學校、教育機構、甚至教育局就會開始意識到,原來線上教育也是有一定價值的。
這也是不可逆的轉變。因為疫情,用戶被迫開始習慣一些行為上的轉變,比如線上辦公、線上教育、在線醫療等等。這種轉變,是不可逆的。這就會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。
企業老板們焦慮的問題——現金流
因為無法開工,現金流支撐不住,老板們很焦慮:恒大開始7.5折賣房子了;西貝的員工,都開始去盒馬上班了。其實,涉及到生死存亡的時候,焦慮是正常的。對于“現金流問題”,有3點建議:
1. 節省開支,與員工共同度過當下的難關,進行長遠的思考,看到未來5-10年的發展趨勢,及時進行業務調整。
2. 積極去改變創收方式,拓展新業務。
有一個面部護理品牌叫樊文花,它在購物中心、社區有很多線下店,全國一共有4000家門店,疫情期間,沒人去了。這個時候,老板沒有怪這怪那,也沒有裁員、降薪,因為這些都是杯水車薪。
老板想到的是,自己有1.6萬名護理師,客戶都在護理師微信里。于是就發動這1.6萬人,告訴女孩子們,在家里吃飯、睡懶覺、沒事做的時候,也是臉部護理的好時機。
他們拍了很多護理小視頻,輸送到老客戶手里,在線教育顧客在家做護理,也產生了大量產品需求。
還有一個品牌叫林清軒,做山茶花潤膚油的,他們發現一個新需求:
湖北地區醫護人員一直戴口罩,氣體軟化皮膚,容易長成暗瘡,就出現了“口罩紋”和“口罩臉”。
林清軒推出產品去解決這個問題。于是,他們湖北店的銷量,做到了全國靠前。所以,企業老板們不要怨天尤人,更不要自暴自棄,去想盡辦法創造新的收入點。這樣才是真的英雄。
中小企業壓力更大,怎么辦?
數據調研顯示:有超過60%的企業,預估上半年業績同比下滑超30%,小微企業業績下滑嚴重。
中國的企業兩級分化是不可避免的,強者恒強,那些本身處于劣勢的中小企業,怎么辦呢?
有三點建議:
1. 要聚焦收縮,更加回歸主業。集中力量,去保住優勢業務。
2. 發揮小企業靈活性優勢,去對接需求。
3. 在運營半徑內,深化產品和服務創新。這點十分重要,有一句俗話叫:“做熟不做生”。要審視自己長處,找準自己的機遇。
沒有工資,房子、車子、孩子咋辦?
由于復工遇到不少困難,很多員工在家待崗,只發基本生活費或者停薪留職。
實際上,很多員工愿意出來工作,想要出來賺錢,但由于社區或村莊封閉,遇到不少限制。還有一部分人遭受的經濟壓力更大,疫情導致旅游業損失慘重,很多導游沒有底薪,都是靠提成生活的。沒有線下帶團,可能就沒有一分收入。
現實的生活壓力是真實客觀的。對于這種困難,并沒有特別好的辦法,生活就是會有很多磨難。但有一點很重要:無論如何,生活總要繼續。
旅游業未來遲早是要恢復的,可以先趁機把原來的“銷售能力”,轉化為“營銷能力”。
比如說,可以組織員工把一些國外和國內的景點,做成系列的小視頻、小文章等,把這些景點提前賣給潛在顧客,把品牌影響力擴大N倍。
還可以趁這個階段,梳理一下所有顧客先前的投訴,改進未來的服務。總之不要坐以待斃,努力從絕望中看到希望。
及時行樂,憂患意識,剛需壓后,不逆轉變。
無論對個人也好,對老板也好,疫情的事實已經發生,悲傷毫無意義。你去怨天尤人、去責難別人,都沒有任何價值。還是回歸到一點,市場競爭面前,不相信眼淚。
你如何更好地活著,活得長久,活得有未來,這才是任何企業和個人,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。
也許,你能從中抓住屬于你的商業機遇。
危機過后,經濟一定會復蘇,但復蘇,從來都不是原路返回,而是會有一些新的增長。
這些新的增長,就是這次危機背后的機遇。
祝你能抓住這些機遇。
祝你把這次危機,變成轉機。
企叮咚以打造“一站式企業創新營銷平臺”為使命,業務涵蓋“產品供應鏈、倉儲物流、互聯網技術”三大板塊,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從產品采購、倉儲配送、營銷策劃到落地執行的一站式業績提升解決方案。
企叮咚B2B禮品采購平臺通過大單集采、品類優選,讓禮品需求企業直連工廠,為企業提供省錢、省心、省力的一站式高品質采購服務。
品牌保障:茅臺、五糧液、美的、海爾、蘇泊爾等國內一二線大品牌入駐,商品天貓、京東、蘇寧易購在售。
售后支持:平臺產品全部支持全國聯保、售后三包服務(質量問題保修包退包換)。
自有倉儲:企叮咚自有倉儲、合作中轉倉、生產企業合作倉儲遍布全國,與德邦、京東物流達成深度戰略合作,直接物流干線達1000余條,形成智能化倉配物流網絡。
除此之外,企叮咚開創性提出的“零成本營銷”模式,打破傳統營銷思維,拓寬企業營銷渠道,提供從產業供應鏈、倉儲物流到互聯網技術的全程支持,幫助實體企業解決引流、截流、回流、現金流四大難題。
企叮咚“零成本營銷之百店聯盟”、“零成本營銷之華山論劍”等創新營銷會議幫助商家理解營銷背后的邏輯、洞察用戶心理和市場動向,做出可落地的營銷方案,為疫情過后實體企業復工提供助力。